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长治医学院学报》 > 2002年第3期
编号:10981917
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与左室舒张功能关系探讨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长治医学院学报》 2002年第3期
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;左心室重量指数;左心室舒张功能;,,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;左心室重量指数;左心室舒张功能;,1资料和方法,2结果,3讨论
     摘要 目的:探讨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(IPAF)的发生与左房左室结构、功能变化的关系。方法:IPAF患者22例(IPAF组),健康对照22例(N组),两者均在窦性心律下用HP-SONOS5000型彩色脉冲多谱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收缩末期左方前后径(LAD),舒张末期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(IVST,LPWT),舒张末期左室内径(LVEDD),二尖瓣舒张早期左室充盈速度峰值E(E峰),二尖瓣舒张晚期左室充盈速度峰值A(A峰),E/A比值及左室射血分数(LVEF),计算左室重量指数(LVMI)。结果:N组与IPAF组的左房前后径(2.96±0.20;3.23±0.29P<0.01);左室重量指数(LVMI)(80.29±19.16;90.90±14.69P<0.05),E/A比值(1.25±0.39;0.965±0.29,P<0.01)均有显著性差异,而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、左室内径无统计学差异。结论: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(IPAF)与左房前后径(LAD)增大,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左室重量指数增加有关。

    关键词 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;左心室重量指数;左心室舒张功能;

    心房颤动(简称房颤)多见于器质心脏病患者,大约15%的房颤找不到心血管疾病和其它疾病证据称为特发性房颤(idiopathic AF)。特发性房颤的危害性相对较小,但60岁以上的特发性房颤患者,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仍明显增加 [1] 。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。本文通过对特发性阵发性房颤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观察,研究该病的发生与左房左室结构、功能变化的关系,探讨特发性阵发性房颤的发病机制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6189 字符